从国际趋势看教育规划热点问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俄罗斯发布的《2020年前的俄罗斯教育——服务于知识经济的教育模式》报告也推出了一系列加强职业教育的措施,包括实施中等层次职业教育的职业技术学院将被纳入大学组成部分,落实工学学士的培养计划,培养出的应用型学士与大学的学术型学士拥有同样地位,并实现不同教学计划间学分的转化,组建职业技能发展中心,落实模块式教学计划。俄罗斯将进一步发展国家和私人的合作,现有的教授某些具体技术的私立教育中心将

  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国立教育机构一起在竞争基础上获得国家的支持。

  印度政府面对中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学术性倾向问题,在“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职业学校数量要从“十五”期间的9538所扩大到2万所,在校生人数从100万人增加到250万人,保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路径相互沟通,允许多次选择。同时提出建立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密切与企业合作,开设学制长短不一的模块化课程,实施弹性教学方式等一揽子改革措施。

  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完全依靠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发达国家。瑞士始终强调教育与培训是立国之本,特别是与工作环境合为一体的职业教育,使得瑞士成为年轻人失业率最低的欧洲国家之一。随着近年职业培训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培训能力的局限性日益显现,迫切需要更加社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培训,因此近年来瑞士不断加强以企业、行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尤其是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日益密切。瑞士的行业或职业协会组织非常发达,很多行业组织有专门的、跨企业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便于对学生开展基础性、通用性职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增加职业选择机会。学校、企业以及培训中心三个学习地点,比传统的双元制培训更受欢迎。

  由于学生在大学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并不一定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趋势更加明显。提高就业能力已成为德国各级学习计划的中心目标。一种新型的学习项目即大学学术科目学习和职业培训相结合的(高等)双元制计划在迅速发展。2007年,德国有249所高等学校和2.4万家企业合作开设了675个(高等)双元制学习计划,学生毕业后可以同时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大学和企业的交流与流动也加速了知识的转移,促进了合作伙伴关系的相互理解。

  近年来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1世纪技能合作计划,该计划将教育界、商界、各社会组织团体和政府领导人联系在一起,努力将21世纪技能发展成为幼儿园至高中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以期为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供各方面的综合支持和帮助。2005年,北卡罗来纳州和西维吉尼亚州最先加入合作计划。目前已有9个州加入该计划。除了民众和企业员工对此计划表现出极大热情外,多数州包括州长在内的政府官员也积极倡导将21世纪技能融入现有的学校教育体制中。

  如何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构思高等教育的未来,重视一流大学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确保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战略受到了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关注。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的未来》的白皮书。这是英国政府面向知识经济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所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皮书的核心主题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与经济界的联系,增强英国的竞争力。同时,白皮书也在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保证入学的公平性和公开性方面提出了不少新措施。

  2004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交了《高等教育未来展望》报告书,构想了2015年至2020年间日本高等教育的状态。报告提出了几点展望:让地方的高等教育机构积极地扮演区域经济、区域文化桥头堡的角色;建立一种涵盖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次,无论何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由选择进行学习的高等教育体系;适应学习者的各种需求,明确各学校的特色。

  2006年,美国出台了一份旨在引领未来10年至20年美国高等教育走向的报告——《美国高等教育行动计划》。它不是拨款性法案,而是政策性计划,目的在于解决入学机会、学费支付能力和大学责任等三方面问题。

  建设一流大学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政策中出现的另一个趋势。德国以联邦和州分别出资75%和25%的“共建”形式,在2006年至2010年间斥资19亿欧元,建立10所“精英大学”,同时重点资助德国大学的“精英系”以及旨在培养高层次科研后备力量的“博士生院”。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德国政府对精英大学计划持积极态度,继续推进该计划的进程。建设精英大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德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确保德国在世界科学和研究中的尖端地位。

  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以前,选拔30所联邦级研究型大学,保证这些大学在资源获得方面有长期规划,使其承担起提高俄罗斯科学和教育世界竞争力的任务。印度“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新建30所中央大学,做到每邦有一所中央大学,并创建14所世界一流大学,增强印度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为创建具有世界高水准的研究型大学,激励和促进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之间展开相互竞争,于2002年1月推出了“21世纪重点科研基地项目”。日本提出创办30所以科研为中心的“最高水准的大学”,约占其高校总数的5%。“21世纪重点科研基地项目”按9大领域,即生命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信息情报和电气电子、医学、数学和物理学及地球科学、机械和土木建筑及其他工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交叉学科及复合性新学科进行申报和评审。

  如果说2002年启动的“21世纪重点科研基地项目”旨在强化日本大学的科研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人才竞争的加剧,日本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全球化重点科研基地项目”更加重视培养能在国际上发挥引领作用、具有独创性的年轻科研人才。申请资助的审核仍然按9大领域进行,但与“21世纪重点科研基地项目”相比,资助的项目基地总量由274个缩减到150个,每个项目获得的资助金额则增加一倍。

  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7年起还推出了“建设世界顶尖水平研究基地项目”。项目主旨是支持建设以高水平研究人员为核心的世界顶尖级科研基地,同时进行科研体制改革的探索。目前,除物质与材料研究机构外,只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的4个研究基地成为该项目的资助对象。每个研究基地每年可获得5亿至20亿日元的资助,资助期为10年。作为体制创新的探索,这些基地可以自己决定管理体制和工资体系等。

  建构学习型社会有哪些措施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强调全民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之一。早在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出,“终身教育是通往美国美好未来之路,美国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每个美国成年人必须坚持终身学习’”。这一思想在美国联邦教育部《2007年至2012年战略规划》中继续传承,其战略目标提出了“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为成年人终身学习作好准备”,并推出了“投资设立全国性计划,开发专门项目,在各州和地方教育系统为未完成学业的青年人提供支持和帮助;设立项目,开发介绍当地职业道路的课程模块,把当前中学与中学后教育阶段分开的模式发展为成人基础教育系统”等具体措施。

  英国政府认为,终身学习是确保英国未来繁荣,建设更加公正、宽容的社会的中心策略。原教育和技能部大臣鲁斯·凯利在《14岁至19岁教育和技能白皮书》前言中强调,“我在这里提出的改革方案……对于我们的经济至关重要,应该让青少年具备雇主所需的技能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他们对社会公平至关重要”。白皮书指出,改革必须为所有青年人创造机会。它推荐了各种课程选择,为年轻人提供成功所需要的机遇,致力于满足所有青年人的学习需要和渴望。

  法国在教育改革报告《为了全体学生成功》中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宏伟目标,正如其题目所宣示的,法国要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完成之后,都能够具有就业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行为准则,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关于日本21世纪教育的目标,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曾有如下表述:“未来的教育将处于历史变革的洪流中。低出生率、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家庭和地区的变化、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和向知识型社会的过渡、产业和就业结构的新格局、全球化的进程、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球环境的恶化以及国民意识的变革等,都是日本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能够独立解决上述难题的人才,是今后日本教育的使命。为此,日本政府倡导每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动员整个社会力量来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将其作为回应时代挑战的重要策略,并作出政策建议,包括改变传统观念,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将职业教育真正纳入终身学习体系,使青年既有就业机会又有升学机会,促进职业教育深层次发展。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由政府协调行业机构实质性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以保证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

  (作者单位分别为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